8月5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在广大家长中掀起了波澜。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这面旗帜的升起,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即将翻开普及、普惠、安全与优质的新篇章。其中,一条引人注目的条款——“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的保育教育费将全免”——仿佛一缕温暖的春风,吹散了家长们心中的经济阴霾,激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家长们纷纷拿起计算器,仔细核算这笔“意外之财”。一算之下,他们不禁喜出望外:孩子从幼儿园起步,通常需要度过三年的时光,而学前一年的费用免除,就如同卸下了心头的一块巨石,每年可以节省数千元的开支,累计下来,这无疑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数目。
在同一天,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对这一政策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明确要求免除幼儿园学前一年的保教费,体现了国家在减轻家庭育儿负担问题上的坚定决心。储朝晖强调,各地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政策实施进行细化,但必须坚守教育公平的底线。至于未来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费全额免除的目标,储朝晖认为,这将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实现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见证。
在家长们的视角中,想象一下,如果幼儿园的学年能缩短至八个月,那么在孩子们汲取知识的同时,家长们也能为孩子的教育投资减少数千元的负担。正如新华社所报道,我国《意见》的发布,正是基于普及普惠、稳妥推进、加大政府投入、合理分摊经费的原则,旨在逐步铺开学前教育的免费之路。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显著降低了家庭的教育成本,还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质量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旨在为民众提供满意的教育成果。
具体来说,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公办幼儿园将为学前一年在园的孩子们免除保育教育费用。这一变化,无疑给家长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8月5日,辽宁大连的李先生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他的女儿目前就读于当地一所公立幼儿园的中班。每个月的幼儿园费用约为1100元,其中保育费占了大部分,大约为800元。李先生感叹,由于每年暑期和春节前后,他都会带着女儿去旅行,再加上幼儿园的寒暑假,实际上,他每年只需为幼儿园的费用支付八个月。
这样一来,如果免费政策能够顺利实施,李先生每年就能节省数千元的开支。对于像李先生这样的家长来说,这不仅减轻了经济负担,也让孩子们能够更加专注于学习,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记者经过深入调查,揭露了大连市公办幼儿园在城市与乡村之间保育教育费用的巨大差异。在城市,这一费用通常在每月520元至800元之间波动,而在广袤的农村地区,费用则相对较低,每月约为230元至540元。这种城乡之间的巨大悬殊,不禁让人瞠目结舌。
同样,北京的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也相当可观。根据市政府网站公布的信息,保育教育费及住宿费的标准因幼儿园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来看,费用多在每月250元至900元之间,最高限额之高,同样令人咋舌。
回顾历史,早在多年前,就有地区开始尝试实施类似的免费学前教育政策。新华社报道指出,早在2022年7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便决定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要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以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同年,《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今年6月1日起施行的《学前教育法》更是明确规定,有条件的地方应逐步推进实施免费学前教育,以减轻家庭保育教育成本。
天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主任梁慧娟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指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将有助于降低学前儿童家庭的保育教育成本,让更多儿童享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东北师范大学的秦玉友、王玉姣、李佳莹在文章《人口高质量发展旨向下推进中国学前教育免费:经验分析与政策设计》中提到,学前教育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推广免费学前教育将为更多儿童提供教育机会,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和育儿压力,对提升儿童整体发展质量和家庭生育率具有积极作用。
记者还发现,从多年前起,已有地方尝试实施学前一年免费教育。例如,2011年9月,陕西省政府发布了《省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实施方案》,自2011年秋季学期起,陕西全省所有公办和民办幼儿园都实施了学前一年免费教育。陕西省政府规定,将免除学前一年(即学前班或幼儿园大班)幼儿的保教费用。对于就读于公立幼儿园的学前一年幼儿,将不再收取保教费;而对于就读于民办幼儿园的学前一年幼儿,其保教费将按照同等级别的公立幼儿园标准进行减免。
然而,现实情况却并不乐观。西安的李女士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部分幼儿园在孩子上大班时仍会以其他理由收取一定费用。她提到,她的女儿曾就读于小区内的私立幼儿园,并未听闻有关保教费减免的信息。这一现象不禁让人质疑,免费学前教育的推行是否真的触及了每一个角落?